新能源汽車領域中,特斯拉依然處于霸主地位,能源形式的巨變,再加上它的成功,也讓很多非汽車制造企業,看到了進軍這一產業的可能性。那么,到底誰才能抗衡特斯拉?目前來看,奔馳、大眾、現代、比亞迪、蔚來等品牌,均未能做到,所以,很多人就會想到蘋果,覺得設想中的Apple Car,一定會更加出色,智能化與萬物互聯的理念,甚至可以讓時代進化,不過,很可能如此理想化的概念,就沒有下文了!
之所以這樣說,還是源于各大網站,都在爆料的一件事,就是蘋果汽車團隊其實早已解散,到底是什么原因,讓一個曾經多達2500人的團隊,解體崩盤了吶?首先,蘋果造車部門,在2014年的泰坦計劃中誕生,并拒絕了特斯拉收購的建議,如今看來,算是腸子都悔青了吧。
不過,畢竟蘋果不是車企,規劃方向總是在變,猶豫反復也耽擱了整個汽車制造規劃,并且由于業務方向不定,所以也總是在裁員、招人、再裁員、再招人的循環中往復,最終走到了被爆團隊解散的地步,一年前志氣高昂、揚言2025年之前要完成量產的汽車管理團隊,如今幾乎全部離職。
從業務角度來看,蘋果似乎也沒有太多進展,曾經試圖收購和尋找合作伙伴的方式,也以失敗告終,例如未能收購電動汽車Canoo、暫停了與現代集團的合作、與日產的談判無果,甚至是比亞迪與寧德時代(300750),也拒絕做其電池供應商。
其實,對于汽車制造,無論是新能源、還是燃油車,都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簡單,也絕非某些人所說,電池+四個輪子,再配個沙發,就等于汽車!事實證明,那么多互聯網造車、以及非車企造車,真能把量產車制造出來的,又有幾個?
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:30秒懂車。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和訊網立場。投資者據此操作,風險請自擔。
關鍵詞: PLUS
Copyright @ 2011-2020 labs.sosol.com.cn All Rights Reserved
中國AI網 版權所有
郵箱投稿:553 138 779@qq.com